分拣中心实现
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
西安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类。如何实现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西安浐灞生态区采用了“互联网+生活垃圾分类”的新模式,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的传统回收渠道。通过两年多实践操作,新模式活动范围已从最初的浐灞半岛社区试点区域向生态区全区域展开,既达到分类前移、源头减量的目的,又让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用户获得绿色积分,给居民带来便捷有趣环保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新体验。
8月27日,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世博大道世园村的浐灞生态区垃圾分类分拣中心,这里也是西安市首座垃圾分类展示教育基地。这个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分为扫码区、临时堆放区、分拣区、分类堆放区、展示区、库房区等。
在扫码区,工作人员郝佶正在将收集回来的可回收物进行扫码登记,眼前堆放的塑料瓶和废纸包装袋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记者得知这是浐灞半岛社区A6小区5号楼2单元某户居民收集起来的可回收物。经过分类计量称重 后,郝佶通过电脑操作给这一户人家登记了相应的积分。“积分3日内到账,住户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并且根据积分多少,在积分商城兑换纸巾、香皂等商品,这对居民们来说是非常方便实惠的。”郝佶说。
在分拣区,记者看到穿着统一制服的分拣工人站在传送带两边,将收集回来的可回收物按照易拉罐、塑料瓶、包装纸盒等进行分类投放。积攒到一定量后会统一交给专业的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据分拣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浐灞生态区自2016年4月分类试点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垃圾分类工作已覆盖生态区4个社区43个居民小区,注册用户超50000户。分拣中心每日分拣工作量平均达到300多公斤,每月平均分拣8000多公斤,末端处理每年平均约100吨,累计实现生活垃圾减量600余吨,影响人群超过40万。
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目前除浐灞生态区外,高新、航天等6个开发区、管委会都已建成了一批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和大件垃圾拆分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全市21个区县、开发区、管委会以及西咸新区都要建立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和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因为这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一个最基础设施。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
剩余库存量不足100万立方米
说起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27日中午时分,雨后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不时飘来一股空气清新剂的味道,这个运行了25年的垃圾填埋场将在今年10月底进行封场。
“这里是目前西安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市城管局固废处工程师林亦可多次向记者重复它的唯一性。1993年规划设计,1994年投产运行,设计之初日处理规模两三千吨,现在每天处理上万吨。“天气好的时候,进出填埋场的车辆几乎是一辆挨着一辆,一天将近1000辆垃圾清运车进场。”
经过测算,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堆体高度已经有150米,如此高度在亚洲都是首屈一指。超高的堆体自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林亦可说,国内曾发生过垃圾填埋场堆体滑坡的事故,因此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更要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现在每天都由来自浙江大学的专业团队实时监控。
对于废气和渗滤液的回收利用一直是垃圾填埋场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林亦可介绍,经过填埋处理后,生活垃圾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会发酵产生各种废气,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甲烷,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因此要求在填埋场作业时要禁止明火。收集起来的废气甲烷浓度达到要求比例的则用来燃烧发电,达不到要求的则直接通过沼气火炬燃烧。对于渗滤液问题,新建的15万立方米渗滤液调节池已建成投运;新建1600立方米/日渗滤液处理设施和新建400立方米/日浓缩液处理设施,也于6月底正式生产调试运行。
“现余库存量不足100万立方米,按照现在每天的1万吨填埋量,预计今年10月底江村沟将被彻底填满。”林亦可说,今后随着西安市再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项目相继投产,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面临的压力也许会小一点。
蓝田生活垃圾无害化
(焚烧)处理项目10月投运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西安市的生活垃圾又该运往哪里进行处理呢?下午,记者又来到了位于蓝田县前卫镇王庄村北侧的蓝田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项目,这也是西安市预计在今年10月投产的规划在建的4个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项目中的一个。当日,记者目之所及的项目建筑主体均已建成,因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园区内机械轰鸣声和金属敲击声不绝于耳。
负责项目建设运营的光大环保能源(蓝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孔祥帅介绍,该项目去年9月30日开工建设,占地面积约170亩,总投资约为10.9亿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主要面向蓝田县、雁塔区、长安区和曲江新区产生的生活垃圾。
“目前项目宿舍楼已经投用,工业水泵房、冷却塔、主场垃圾仓、渗滤液处理站等项目单体也已建设完成,设备安装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部分设备开始调试,预计9月底进场生活垃圾,10月开始正式试运行。”项目配置了3条750吨机械炉排炉生产线,预计年处理生活垃圾约90万吨;此外还配置了2套30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大约3.68亿度,其中上网电量3亿度。3亿度上网电量是什么概念,孔祥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户每月生活用电100度计算,3亿度电够10万户家庭用一个月。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垃圾焚烧后产生的致癌物二 口恶 英的问题,项目技术部经理贾文波介绍,二 口恶 英的产生是由于垃圾中的氯化物不充分燃烧,垃圾低温焚烧即焚烧温度在850℃以下就会产生。根据国家标准,垃圾焚烧炉温度要达到850℃以上,经过测算,达到这个温度之后二 口恶 英等有害物质的分解是最彻底的,蓝田项目投运后炉温可以稳定在1000℃左右。
孔祥永介绍,该项目烟气净化采用的是“SNCR+PNCR+旋转喷雾反应塔+干粉喷射+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工艺,烟气排放优于国家现行标准,并高于欧盟2010标准。工业废水采用“预处理+RO+DTRO”的处理工艺,达标后厂内回用,实现零排放。
餐厨垃圾回收
实现沼气发电
厨余垃圾是生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末端处理工艺最为复杂的一环。按照西安市现有人口测算,西安市每天要产生的厨余垃圾在1000吨以上。但目前西安市唯一一家已在运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最高日处理餐厨垃圾才是245吨,并且服务的对象也仅限于机关团体、高校食堂、综合商业体等大型餐饮单位,像普通市民家的厨余垃圾现阶段只能进入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处理。
西安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目前西安唯一一家已在运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坐落在沣东新城。8月27日下午,媒体调研来到西安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里是西安市首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
一般餐厨垃圾易发酵、腐烂,不仅会产生毒素,散发恶臭气体,还会污染水体和大气。但进入厂区后,记者几乎没有闻到什么异常气味。“三个投料口是唯一能散发恶臭气体的部位,但我们在这里做了负压处理,并且设置了两道门,打开后空气只会飘进去,臭气是不会散发出来的。”西安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介绍,通过收运系统的初步处理,进入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后,垃圾就进入中温厌氧发酵系统,经过这个系统的处理,就会将餐厨垃圾最终分离成“油、水、渣”。分离出来的油脂将作为工业原料,做生物柴油、肥皂或者化学拆分剂。“水”进入厌氧系统进行发酵,发酵后产生沼气,而沼气则用来燃烧发电。“渣”则进行焚烧处理。
据李平介绍,现在他们每天平均处理餐厨垃圾在210吨左右,最高时达到了245吨,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设计的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规模。按照1吨餐厨垃圾可产生80立方米沼气,50公斤废气油脂,可发电160千瓦时测算,从2018年12月试运营开始,厂里共收到餐厨垃圾3万多吨,沼气累积产量超过19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量2.4万立方米。
“现在还没有实现并网发电,所产生的沼气也只能通过火炬燃烧掉。”李平说,国家电网的最后批复还没有下来,预计10月份可以实现并网发电。记者了解到,这只是一期项目,预计二期项目投产后,这个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可以达到400吨以上。此外,西安市目前还正在建设另外3家厨余垃圾处理厂,建成后会集中处理市民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真正实现厨余垃圾变废为宝。
“12345工作法”推动全市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遵从的是‘12345工作法’,简单地说就是一部规章、两网融合、三类示范、四步操作、五全驱动。”市城管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孙建军介绍,其中一部规章就是《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政府职责,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四分法,以及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环节,是全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性文件。两网融合,就是环卫收运网和资源回收网两网的衔接融合,融合工作主要在商务部门,工作分为建立全市总体规划、制定设施标准、建立数据库三大步。目前前面两大步的工作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预计今年年底最后一步工作也将启动。
关于三类示范创建,孙建军介绍,全市2017年开始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示范小区、示范校园三类示范的创建工作。据上个月统计数据,全市创建了200多个示范点,做得都比较规范,以点带面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最近开展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操和模拟执法试点,也大多数是从这200多个示范点里选择的。另外,为了使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更加具体、更加好操作,市城管局还设计了四步操作法,在实操层面从制度建设、宣传推动、设施配置、监督管理等方面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规范。
五全驱动就是通过全民参与、全面推动、全流程把控、全节点攻坚、全方位保障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在我市全面深入开展。孙建军表示:“借助‘12345工作法’,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才能做到全流程推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